5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国家安全反恐、应急值守、保密等工作制度。完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和紧急信息报送机制。开展安全教育,定期组织逃生、防空疏散等演练。
学校坚持“控风险、除隐患、防事故”的目标导向,对学校安防稳定、消防工作的组织、开展、安全责任落实、管理制度建设、安全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专门部署。一是坚持法治引领,完善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和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全力推进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二是完善安全稳定体制机制建设。成立了安全稳定领导小组、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等组织架构,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做到日常管理与重点管理相结合。三是科学制定校园安全应急制度和预案。如突发事件预案、政治稳定事件和群众事件处理等多部预案。建立了信息传递制度—突发事件报告制度、信息渠道传递制度。建立了安全保卫制度—巡逻制度。建立了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提高管理防护水平。营造了“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浓厚氛围,坚持对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学生守法自律意识,开展“安全月”和“消防月”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络,加大师生反诈知识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反诈技能。五是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通过真情实境的演练,使大家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六是落实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逐级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部门干部带班检查和重要岗位值班制度;做好信息收集和报送工作,要确保校园安全信息的通畅。
学校对照《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评估指标体系》,群策群力、和衷共济,全力推进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彩,行之有效的创建活动,构建了一个管理科学、安全稳定、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安全文明校园。
领导重视,组织保障
1.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为双组长的“安全文明校园”领导小组,以主管校长为组长,各系部主任、书记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工作小组。
2.制定方案、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学校严格执行“三级”责任签约制度,校领导与各系各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细处。明确了部门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教职员工在学生安全管理和教育方面的职责,保证了我校安全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
为表彰先进,凝心聚力共促学校发展,发挥绩效目标对于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的引擎作用,同时强化各部门安全责任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5月8日下午,学校在水丰路校区综合楼第一会议室召开2024年度绩效目标及安全责任签约暨2023年二级部门考核表彰大会。
3.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深化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学校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会议,落实布置下阶段安全工作的重点任务,并由分管校领导定期带队检查落实安全工作,从而铲除了不安全隐患,避免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相继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安全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学校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1.积极营造氛围。为了通过宣传形成人人自觉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局面,学校利用校园网络、设置横幅标语、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营造了“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浓厚氛围,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作为一项确保学校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建设工作来抓。
2.强化安全意识。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因此,我校创建安全学校工作重点之一便是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坚持“预防为主,整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新进教职员培训有两小时的安全课,新生入学时学习«新生安全手册»并考试,学校领导逢会必讲安全,通过学习有关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文件,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进一步推进了学校安全防范工作。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提升食堂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3月4日下午,营口路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国顺东路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与上海学校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组织了一场食堂员工安全培训会。本次培训由上海学校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专家进行讲解。培训内容涵盖了食品安全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卫生要求、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生产安全的处理等多个方面。
在培训中,专家首先向员工们介绍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详细讲解了食品储存、加工、配送等环节的卫生要求和操作规范;同时结合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了事故原因和教训,并在后厨模拟了火灾事故处理流程以及如何疏散等。
随后,专家还就食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食品安全与生产问题进行了现场答题测试。员工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他们对食品安全与生产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6月25日下午,原创科普舞台剧《平安校园》校外巡演启动仪式正式在杨浦YOUNG剧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专项支持(项目编号22DZ2302100)、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杨浦区消防救援支队共同主办,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新闻宣传、杨浦区应急管理局、上海市教委后勤保卫处、上海市民防工程行业协会等领导出席活动,杨浦区各高校保卫处负责人、上海市鞍山实验中学、上海市控江初级中中学以及杨浦高校部分师生代表共同观演。
制度保障,做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
1.以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平台,群策群力、群防群治,落实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学校成立了安全稳定工作小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申诉工作领导小组,心理咨询室等组织机构,为师生提供服务。成立了以博士领衔的两个心理咨询室,构建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预警和干预机制。
2.建立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对学校各个岗位的安全制度进行修订,并明确了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人,在各个层面做到了“谁主管,谁负责”。通过制度建设及签订安全责任书,规范了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强化了学校内部管理,建立整治和管理并重的长效工作机制。
3.建立了校园安全应急制度和预案。如突发事件预案、政治稳定事件和群众事件处理等多部预案。建立了信息传递制度——突发事件报告制度、信息渠道传递制度。建立了安全保卫制度——巡逻制度。建立了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事故应按照各自管理权限及时查清原因,对事故责任者给予严肃处理(年终考核一票否决)。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不同阶段要求制定预案,在营口路校区和水丰路校区分别举行了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方法和措施。
4.治安防范。落实重要时间节点安保工作,加强保安队伍建设;调整、增加校园内高清监控探头100个,及时响应,做好校园突发事件处理,完善校园日常巡控工作制度。
56、定期开展重点场所防火、防盗、防爆检查,健全危险品和实验室等安全管理制度。校内交通管理有序。技防系统建设达标,推进智慧安防建设,积极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开展大学生平安志愿行动。
以“安全月”和“消防月”活动为契机开展宣传教育。每年的安全生产月、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周和11月9日消防日前后,学校会组织消防支队干部或聘请文保分局相关人员对大学生进行相关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并收到了很好效果。新生参加市教委组织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网络教学和标准化考试,通过率均超过92%以上。组织大学生平安志愿者积极参与上海市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参加“安全金话筒”“杨浦区消防志愿者比赛”等活动。
为进一步增强我校教职工消防安全意识,提高防火救灾的实战技能,4月16日下午,保卫与资产管理处联合教务处、后勤管理处、营口路校区管委会、国顺路校区管委会在营口路校区举办消防技能演练活动。各系部教师、校卫队、三校区物业人员以及食堂管理人员参加了消防技能演练。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及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11月14日上午,学校保卫与资产管理处联合延吉新村街道开展消防疏散演练。演练开始前,杨浦应急救援支队警官详细说明演练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强调通过定期举行的消防演练,不仅能够提升全体教职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还能加强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对维护校园长期的安全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奉贤新校区的投入使用,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11月26日,我校在奉贤新校区举办2024年度全校新生消防疏散演练活动。此次活动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下的紧急情况,旨在提高奉贤校区新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让学生、物业工作人员以及安保队员亲身体验如何正确使用灭火设备以及如何有效疏散逃生,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技能。
加大师生反诈知识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反诈技能。多次邀请派出所一线反诈民警举办法制教育和反诈安全知识宣传讲座。大学生平安志愿者积极参与反诈宣传工作。学校配合延吉派出所,在全校师生中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安装、注册和使用工作。通过学生安全微信群多次发布有关提升反诈知识和技能的推文,切实提高师生反诈意识。
加强技防监控等防控能力,分析研判校园治安重大风险隐患,并进行整改。老校区安全设施设备老化严重,硬件不行管理补,确保校园安全。近2年,上海市教委安全示范点项目“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校区食堂安装的“厨房设备自动灭火系统”,将提升学校食堂突发火灾防控管理水平。
后保处与教务处、科研处、各系部积极协调,落实各项各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内各实验室安全运行。
加强校园交通管理。安装了车辆减速设施、转弯角反光镜,对进出车辆实行登记和后台数据库认证双手段控制,针对校园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为了增加停车位,并规范停车行为,学校规划了停车位,要求车辆停放有序,有力的保障了校园交通安全。
附件:佐证材料-平安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