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文化育人,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化管理系李雨珂老师以“人人皆IP的新媒体时代”为题,开展《文化经济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实践。
在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融入我校课程思政“五化五式”寓教于乐的具体方式,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动感悟)“情景化”的具体模式,引导学生从新媒体平台出发,观察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经济与心理认同的内在联系,探索新媒体个人IP的心理认同要素。同时,教师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对文化需求的内在心理,学生们通过“IP推介”的游戏,用一张图片、简短的介绍、个人IP的分析,推荐自己感兴趣的IP,从而模拟IP的市场运行及推广。
李雨珂老师表示:“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五化五式~中的情景化和启发式,让学生在自我表达中自然而然地感悟文化认同的形成机制。”
课堂互动还精心设计“心理认同”文化体验,学生分组进行“新媒体文化传播”实战演练,通过专题嵌入的方式,设置两个专题任务,“文化密码解析”(分析网络热门IP背后的心理认同)、“文化破次元”(分析新媒体平台文化传播机制)。通过学生的分享,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心理认同的核心价值在于“内容”和“价值观”的输出。
教师在学生活动后,分析了学生活动中的词云与热点,嵌入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无论文化传播是何种形式,其背后的文化心理认同机制和传播价值都是基于内容和价值观的传播,而文化传播不能只追求流量。
从本次课的课后反馈来看,课程思政“价值引领”的效果较好,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生活中的事物,通过文化育人深度探索课程思政有效融入专业课程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文化管理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