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学校拟开展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总体要求
(一)大赛总体目标
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创业盛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二)参赛项目类型
1.创新类:以技术、工艺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优势;
2.商业类:以商业运营潜力或实效为核心优势;
3.工匠类:以体现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内涵的工
匠精神为核心优势;
4.红旅类:参照“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相关文件执行。
二、参赛方式和要求
1.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2.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3.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88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4.各系部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
三、参赛组别和对象
(一)参赛组别和对象
主赛道分为创意组与创业组: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服务模式,或针对生产加工工艺进行创新的改良技术,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学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创业组。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5年(2018 年 3 月 1 日后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毕业 5年内的学生(即 2018 年之后的毕业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的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 1/3,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 51%。
(二)参赛项目类型
1.创新类:以技术、工艺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优势。
2.商业类:以商业运营潜力或实效为核心优势。
3.工匠类:以体现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为内涵的工匠精神为核心优势。
4.红旅类参照“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相关文件执行。
四、参赛报名
参赛团队通过“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系统,参赛团队可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
五、赛程安排
本次校内赛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报名阶段(5月29日-6月15日)
1.各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注册报名。
2.各相关职能部门、各系部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学生完成注册报名工作,根据上海市教委对本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关工作的要求,每个项目报名人数不少于3人,各系部报名人数不得低于系部总人数的20%,去年参赛项目均可报名本次大赛,学校将根据各系部报名总人数分配进入校级复赛名额,具体分配名额如下图:
(二)系部推荐阶段(6月16日)
按“校内选拔赛”要求对作品和作者进行资格审查,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步评审,择优选出的本系部参赛作品,作品总数不设上限。
(三)校级选拔赛阶段(6月19日前)
1.组织专家对各系部推荐项目进行评审。
2.本次大赛设校级奖项120个,校级复赛120进70,校内决赛70进30,设一等奖30个,二等奖40个,三等奖50个,优胜奖若干。学校将为进入选拔赛的项目开展各类训练营。决赛之后,最终按照排名报送至上海市赛,具体名额根据市赛组委会通知核定。
六、复赛作品材料提交
1.电子材料提交(6月15日--6月19日)
请提交参赛作品商业计划书电子版,要求为PDF文件,文件名为“系部名称+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请提交项目答辩PPT(亦可为PDF),PPT比例为16:9,文件名为“系部名称+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如需播放音视频文件,请嵌入PPT后一并提交;请提交项目展示视频(项目展示视频为非必须上传材料,文件格式须为MP4,视频时长不超过1分30秒,大小不超过20M。视频编码为H.264,音频编码为AAC,分辨率不低于800*600);请参赛系部指派相关负责人将上述材料及本部门《复赛选送作品汇总表》(见附件)打包发送到iesppc@163.com,邮件名称为××系校级复赛选送作品。
2.纸质材料递送(6月15日--6月19日)
请各参赛系部将参赛作品商业计划书、团队负责人在校证明或学历复印件(加盖负责部门公章)、参赛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本系部《复赛选送作品汇总表》(加盖公章)在指定时间内上交至营口路校区行政楼二楼产教融合处办公室,逾期视为放弃比赛,参赛信息一经提交,不得更改,产教融合处将根据此次报名信息制作获奖证书。
3.校内赛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占坤、薛慧君
联系电话:021-65682637
附件1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赛程安排.docx
附件2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选送作品汇总表.docx
产教融合处(创意园区综合管理办公室、创新创业学院)
202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