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学风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8-10-20来源:信息公开站点浏览次数:3534索引号:0604000-2018-0002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2017-2018学年学风建设报告

学风是学生的求学、研学之风;教师的教学、治学之风;教学管理人员的督学、管学之风;学校领导的办学、导学之风的总和。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的基础工作。优良学风是治学之本,在整个校风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加强学风建设,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校20172018学年主要工作如下:

一、完善机构设置,保障学风建设

依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技〔2011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和《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0号)等文件精神。学校结合学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建设内容,出台相关规章制度,成立由校领导、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科研规划处、组织宣传部、人事处、团委等部门领导组成的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各系部成立由系领导班子、教研室主任、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等组成的系部学风建设工作小组,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确保学风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 注重师德教育,促进学风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关键。优良的教风可以促进学风、优化校风,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通过多渠道、分层次地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德识相长”等教育理念。为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2017126日,我校举行班主任班情大赛,赛场上班主任沉着冷静,充分展现了我校班主任队伍过硬的基本素质。2018530日,我校通过邀请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陈越峰为全体教职工及学生代表作“教师权益的法治保障”主题讲座,包括教育教学秩序、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教学等方面,让我校教师认识到身为教师所肩负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2018921日,我校举行“上海师德建设实践创新基地”揭牌仪式。我校依据《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此同时,学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交流,教师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如快乐教学、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小组协同完成作业等等;优化PPT,增加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抓住关键节点,夯实学风建设

    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开启学风诚信之门。在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校党委书记刘道平指出,大学的学习是人生中重要的学习阶段,希望同学们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学有所成、发挥专长、提升自我、全面发展,为未来的发展划定人生坐标。同时,他提出三条寄语,与大家共勉:一要怀有匠人之心、践行工匠精神;二要怀有担当之责,做中国未来发展的栋梁;三要常怀感恩之情,感谢父母的哺育呵护、老师的辛勤付出、同学的手足相望。教师代表勉励同学传承着版专优秀的传统和深厚的学术积淀,走出象牙塔,把母校“崇德弘文 笃行致远”的种子传播开去,发扬光大。在随后的“新生季”活动中,学校举行“千团百班竞颜”、寝室文化大赛等学风建设活动。注重典型引路,开展优秀学生标兵、学生年度人物等评选活动,积极挖掘宣传先进典型。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活动,通过各系部教师给毕业生上最后一堂课、学生党支部毕业专题组织生活等系列活动,引导毕业生用实际行动践行“崇德弘文,笃行致远”的校训精神。在期末考试中,教务处、学生处、教务人员、思政教师、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分工配合,通过宣传引导、考前教育和规范考场纪律,主考、监考、巡考各司其职。

    四、注重常规工作,加强学风建设

  1.    以纪律强化为前提,规范学生学习行为。通过年级大会、主题教育活动、校系联动巡查等形式,教育和督促学生“三不做”,即做到 “上课不迟到、不带早餐进教室、向课堂手机族说‘不’”,进一步加强行为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请假制度,杜绝无故请假,随意请假等情况,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规范教育。

 2. 以文明修身为载体,营造优质学风环境。利用“上海版专学生处”、“青春版专”、“sppc易班”微信平台、线下宣传等平台,积极开展文明修身主题教育活动,倡导“三做到”,即做到“课堂礼貌、考试诚信、寝室文明”,进一步改善学风环境。严格学生课堂考勤,对旷课、酗酒、打架、考试作弊、夜不归宿等违纪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3. 以竞技比赛为平台,培育良好学风氛围。各类技能大赛为我校学生提供完善能力、展示技能的平台。根据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比赛,做到以赛促建,以赛促改,力求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4. 以数据分析为依托,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学情评估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开展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我校引入“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测评方法,构建具有版专特色的“学情”评估体系。通过开发学情分析工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把握学生学情情况。通过在校生学习情况评估以优化“基于学情评估”的育人机制,通过毕业生调研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助推学生成长,实现教学相长。

    五、20182019学年工作计划

  1. 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狠抓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积极推动我校CRP平台建设,不断完善CRP考评系统,提高课堂教育的时效性。

  2. 持续加强学风建设宣传力度,加强制度监督管理,以教育和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落实学风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千团百班竞颜、寝室文化大赛、优秀学生标兵、学生年度人物等评选等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3. 各系部结合本系部特色,突出学生特点,以需求为导向,利用线上、线下各种阵地、载体的作用,通过专题报告、座谈会、论坛等形式开展学风建设大讨论,加强对学风建设的宣传引导和氛围营造,打造时时处处的育人空间,切实发挥了学风建设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大作用,构建起学校和家庭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网络。各系部通过家访、电话、网络等多种途径与学生家长建立双向联系沟通制度,定期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时告知,帮助家长掌握学生的学业、生活、违纪等情况,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在家的表现状况,并积极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学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今后工作中,学校将继续加强教务、学工、团委等部门的协同配合,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体制机制设计、环境氛围营造等方面,不断推进学风建设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推动我校三全育人大格局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