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内优质项目培育的通知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5-04-07浏览次数:10设置

各系部(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全力备战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原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启动校级优质项目培育计划。通过重点培育、精准打磨,力争在市级及国家级赛事中取得突破性成绩。具体安排如下:

一、培育目标

通过重点孵化与精准培育,选拔一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和落地潜力的优质项目,力争在2025年大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并推动更多项目入围市级决赛。

二、推荐要求

1.项目方向

(1)符合大赛职教赛道、红旅赛道等要求,具备技术突破、模式创新或社会价值。

(2)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类项目。

2.团队构成

(1)项目负责人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生或毕业5年内校友(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团队核心成员3-10人。

(2)配备1-2名指导教师,优先支持有行业经验或专业背景的教师参与。

3.项目基础

(1)已具备阶段性成果(如专利、论文、原型产品、调研报告等)的项目优先;

(2)有产教融合基础的项目优先;

(3)已获往届大赛省市级奖项或校级重点立项的项目可重复申报。

三、培育计划内容

1.名额分配

各系部(学院)根据在校人数按照比例分配名额纳入校级培育库,具体分配名额如下:

系部(学院)名称

培育项目名额

印刷包装工程系

4

信息与智能工程系

3

出版与传播系

3

文化管理系

3

影视艺术系

2

艺术设计系

1

动漫与电竞系

1

基础部

1

现代传媒技术与艺术学院

1

2024年获得上海市金奖的4个项目,如本年度继续参加比赛,自动进入培育名单,不占系部培育项目名额(但仍通过系部报名)。

2.培育措施

(1)培育打磨:为入选项目配备校内外双创导师,提供“一对一”打磨指导。

(2)专项培训:组织赛前集训营,涵盖商业计划书撰写、路演技巧、答辩策略、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

四、工作安排

请各系部(学院)组织填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级培育项目汇总表》(附件1),并提交商业计划书、PPT等材料,于4月28日前提交至教务处(产教融合办公室),电子文件打包发送邮箱sppcjwc@163.com。

 

联系人:王老师  13564271947

附件1: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内培养项目汇总表.docx

 

 

                                  教务处(产教融合办公室)

                                        2025年4月7日


分享到: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