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系系部介绍
自2013年成立以来,影视艺术系秉持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四大品牌”发展的指导思想,致力于培养符合上海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影视艺术专业人才。系部注重产教融合,围绕影视编导、制作、后期等关键领域,培养具备艺术创作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系部服务上海影视产业高地建设,积极推动上海成为全球影视之都;聚焦数字媒体产业升级,培养掌握前沿技术(如虚拟现实、AI、大数据等)的影视创作人才。系部现有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影视编导、影视多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戏剧影视表演、数字影像档案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7个专业方向,其中,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是上海市双一流建设专业,影视编导是上海市数字传媒艺术一流专业群建设专业,数字影像档案技术是落实“现代学徒制”和“校企合作订单班”专业。系部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上海市“四有好老师”1人,上海市育才奖2人,上海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支,上海市名师工作室1个,中欧儿童绘本国际艺术创新工作室1个,高校文化艺术人才工作室1个,上海影视创智大师工作室1个,余慧文摄影工作室1个。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手培养基地1个,智慧媒体产业学院1个。系部拥有先进的实训条件,校内建有影视传媒生产性实习基地、灯光设计与调控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平台、数字传媒工程实训中心、高清摄像与包装实验(训)室、影视动画集群渲染实验(训)室、影视特效实验(训)室、5.1声道声音制作实验(训)室、实景棚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室。校外和奉贤区政府共建南上海数字出版传媒产业园、国际插画产业学院,与东方网交流洽淡校企合作,共建智慧媒体产业学院,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地硬件支持。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
(专业定义与领域,历史与发展,专业面向)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是我校骨干校建设过程中重点扶持和建设的专业之一,2016年被列入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优质高职院校骨干专业”,2018年正式成为上海高职骨干专业之一,2019年被纳入上海市一流专科专业建设队伍。
教学主要服务于电视节目、电视广告、专题片、纪录片、宣传片、广告片、申报片,汇报片等现代智慧媒体领域。专业面向数字影视节目制作、影视拍摄、影视剪辑,影视后期制作、影视特效与合成、影视录音与音效制作、数字立体电影制作等领域,熟悉音频、视频以及灯光等专业使用技巧和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流程,着重培养学生在数码影视制作方面的核心能力。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实行现代师徒制教学,与产业紧密结合,深化产教融合,落地实现应用技能型专业培养目标。现校企合作单位超过三十家,包括商飞、SMG、东方网、各区级融媒体办公室、中福汇出版社、倍乐生(中国)等等知名企业与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签订了校企实践协议。
本专业拥有当前领先的电影级别摄影机ARRI套装系统及Sony电影机,配合全套蔡斯电影定焦镜头以及其他众多广播影视设备器材。并进一步拓展了裸眼3D制作套件、VR全景制作套件等高新技术设备。在此基础上,与上海电影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杨浦、虹口、宝山电视台等多家本地知名影视节目制作基地开展业务活动,部分校企合作模式可推行订单式培养。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影视艺术理论基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全面高级数字影视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具备合格的行业职业素养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影视艺术基本理论、制作方法和制作技巧,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影视剧编剧与导演创作的基本能力、影视制片能力。
专业主要面向的就业领域包括:各级广播电视台、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商业摄影公司、电视新闻节目制作单位及其它影视创作部门。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一、专业介绍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依托影视艺术学科平台,融合了当代艺术、交互科技、元宇宙技术等各类综合要素,是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新型跨界专业。本专业基于舞台视效设计、灯光音响设计、虚拟现实设计、展示艺术设计、新媒体运营设计、数字化平面设计、数字式影像设计、装置艺术设计等多媒体整合设计的发展,侧重培养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数字演出艺术设计与当代数字艺术创作的新型复合型艺术设计和制作人才。
本专业培养目标聚焦于将“声、光、电”艺术形式与元宇宙技术相结合,注重空间设计、灯光设计、声音设计、虚拟现实技术、视音频制作等综合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专业主干课程包括:《舞台视效设计》《灯光设计与调控》《舞台模型设计与制作》《虚拟现实技术》《声音设计》等。专业人才工作范围包括当代数字艺术创作、演出创作团体、各级电视台、网络及影视制作公司及其它数字媒体相关产业。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发展定位是建设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的领先专业,培养适应数字媒体领域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聚焦于舞台演出、电影电视及其他传媒行业的灯光、音响、新媒体视效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拥有“影视传媒生产性实习基地”、“灯光渲染实验(训)室”、“虚拟演播实训室”、“创意摄影实训室”、“灯光实训室”、“声音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基地)。
本专业秉持“校企联动”机制,将企业案例与课程项目结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功效,确保教学与实际工作需求的紧密对接。现校企合作单位超过二十家,包括上海电影集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南桥舞美码头、上海艺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勒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与本专业签订了校企实践协议。
数字影像档案技术专业
数字影像档案技术专业面向影像档案数字化解决设计、影像档案数据管理、影像档案数字孪生应用技术等职业,采用“现代学徒制”、“订单制”教育培养模式,合作企业为数字影像档案国内龙头企业,在校期间还可以获得企业专项“奖助学金”,毕业即就业,100%入职企业,待遇从优。在校期间专业设置了《数字影像档案拍摄实务》、《无人机摄制及测绘》、《数字影视后期》、《融媒体采编实务》等课程,以上核心课程均有校企共同定制、联合培养。学生未来就业方向是政企影像档案部门、电视台融媒体部门、数字化档案馆、大中型企业的数字媒体制作部门的影像档案的转化、制作、数据化管理等岗位。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
专业介绍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是我校近年来升级过程中教学成果显著、发展快速、并重点扶持建设的专业之一。专业2015年建立之初,从专业师资和学生数量都极度短缺的小、弱专业,在多来学校和系部两级领导的支持下,秉持“培养专业人才,实现精准就业”的教学目标,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同时于2018年由上海市教委审批通过,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戏剧影视表演”成人继续教育专业。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本着实训资源合理利用和教学排练场地优化配置的原则,合理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搭建两大综合型实训平台,即校内实习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习实践基地紧扣产教融合的原则,搭建了实训场地,提高学生的表演实践能力与应变能力,在现有的校区内拥有形体房、中剧场、和大剧场各一座,充分满足学生校内实训的需求。校外实训基地集实践教学、培训、就业联动服务为一体,布局合理;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训条件无法满足的实践教学内容训练,并提供一体化的就业相关岗位。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多所校外企业签署了实训基地协议,包括:上海小荧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Young剧场有限公司、SMG、东方网、以及各区级融媒体办公室等企业。
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系统掌握表演艺术基本理论、技能及创作方法与规律,具备较强审美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艺术素质,能独立完成不同角色塑造,能胜任影视剧组、电视台、影视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艺术教学及培训等岗位的,具有个性魅力的复合型实用艺术人才。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对接全国各类影视制作机构和剧组、戏剧团体、电视台,文化传媒公司、视频网络公司、少儿艺术教育学校,从事人物表演与形象创作、节目主持和活动策划等相关工作。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是影视艺术系拥抱数字经济、文化产业与元宇宙发展,面向国家培育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战略目标而开设的全新专业。
专业基于“重视专业技能实训、强调实践创新能力、注重专业素质培养”特色,以“技术引领、技艺融合”为宗旨,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备较高技术理论水平和艺术人文素养,掌握虚拟现实拍摄制作及相关软件应用、开发和系统集成知识和技术,能够承担虚拟现实相关技术项目设计与实施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
虚拟现实产业涉及的技术领域较广,本专业学生主要面向科技公司、虚拟数字人公司、元宇宙产业链公司、互动多媒体公司、AR增强现实公司、MR混合现实公司、影视公司、动画公司、游戏公司、各级各类综合展馆及专门展馆、政府部门、传媒机构、企事业单位、节目制作中心、广告公司等,从事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的拍摄与制作、设计与开发、应用与创意策划等工作。
虚拟现实技术是新一代通用技术平台与新一代互联网的入口,更是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VR+”时代已经开启。本专业将依托系部深厚的教学经验积累与人才培养优势,为我国虚拟现实事业发展持续做出贡献。
影视编导专业
专业介绍
影视编导专业创建于2015年,本专业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当前及未来影视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服务大众,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通过艺术与技术的创新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电影电视事业,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实践技能,主要面向影视制作、互联网、融媒体中心等行业企业,培养学生具备影视策划、文案撰写、剧本创作、现场导演、拍摄及剪辑制作等能力,能够从事影视行业的编导、策划、导演、制片管理、融媒体制作等各类文化创意行业机构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专业面向
本专业着眼于媒体发展的学科和产业前沿,致力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专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全局把握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为各类影视传媒、融媒体机构输送节目主创、策划、编剧、摄像、剪辑,塑造影响中国未来影视发展的高级编导人才。影视编导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可在各地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影业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咨询公司、网络传播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企划、群体、党团等部门、党组织的宣教部门、街道群艺中心等相关部门,从事影视编导、影视导演、编剧、制片人、文案创作、媒体策划、文娱记者或各种影视项目的策划与管理等工作。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
专业介绍:专业定义与领域、历史与发展、专业面向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是一门面向数字文化产业的核心专业,其历史与发展紧密联系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演进和数字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该专业致力于培养从事数字媒体创意设计、数字化制作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具备基本技术与艺术设计专业技能相结合的能力,并在设计实践中注重创意、技术应用和艺术修养的综合发展。
在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的领域范围内,涵盖了虚拟现实、数字拍摄、数字视频编辑、多媒体设计、灯光音响设计、交互设计等相关岗位技能需求。这些技能涉及到了影视制作、数字媒体设计、互动科技等多个方面,是数字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当代艺术、交互科技、元宇宙技术等综合要素的不断融合,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也逐渐演变成为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新型跨界专业。这种跨界性质使得该专业不仅仅关注技术的应用,更注重在数字媒体创意设计领域中的创新和实验。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教学模式上,专业注重工文艺结合,旨在培养既有技术扎实、又有艺术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与产业对接紧密,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机制,确保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充分的锻炼与提升。
在人工智能和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领域的发展趋势下,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也在不断调整与创新。这意味着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影视制作技术,还需要了解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知识,以应对未来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
总的来说,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跨界专业,其发展方向在于不断整合新技术、新理念,培养适应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促进数字文化产业的持续繁荣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