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寒假社会实践】青年“必修课”:印刷学子社会实践进行时

时间:2025-03-05来源:印刷包装工程系浏览次数:5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指出要在实践中培养青年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印刷系学子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在寒假期间投身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服务社会 传递爱心温暖

在本次寒假实践活动中,印刷系学子聚焦不同群体,开展了一系列服务类的实践项目。翁琳焱小组通过线上文献研读,深入了解孤独症及其康复方法,如地板时光疗法、融合教育、矩阵训练、音乐治疗等。他们结合专业技能,设计了以“拥抱星星的孩子”为主题的海报、视频等周边产品,借助网络平台呼吁社会关注和关爱孤独症儿童,为这些特殊的孩子们送去温暖与希望。杨思佳小组则将目光投向了家乡海沈村,他们通过实地探访,考察当地资源和发展情况,为家乡特色农产品制作宣传海报,并创建了一个线上农产品交易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他们帮助当地农户推广农产品,缓解滞销问题,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吕刘睿小组致力于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时代。他们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机时存在诸多痛点。针对这一问题,小组成员制作了多个系列的视频和图文内容,指导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中,印刷系学子以服务社会为初心,主动了解并接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们服务,真正践行了“为人民办实事”的宗旨,展现了青年学子的担当与风采。

探寻根脉 坚定文化自信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印刷系多个小组成员踏上了文化探寻与传播传承之路。闫锡怡小组聚焦苗族服饰文化,深入贵州黔东南地区开展调研。在详细了解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上,他们利用专业知识,设计了苗银饰品等相关文创产品,为古老的苗族服饰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汤宇薇小组实地走访福建霞浦县的半个月里,参观了畲族民间博物馆,深入了解畲族文化与风俗。他们通过制作短片、举办展览等方式,推动畲族非遗文化的传播,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非遗保护行列,为传承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蒋慧琳小组了解到我国篆刻非遗文化与我们印刷专业息息相关,于是以“印社—博物馆—专家访谈”为脉络,探索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他们将所见所闻所感,以公众号推文、Vlog 视频等多元方式进行宣传,收获了良好反响,让更多人领略到了篆刻技术的魅力。这些小组成员们探访文化根脉,将传统文化与新兴技术相结合,用自己的力量推动文化发展与传播,践行了文化传承使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走访企业 感知前沿趋势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汹涌来袭,传统印刷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数字智能化成为大趋势。为深入探究行业现状,王亿小组在老师们的带领下,走访了冠众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美因茨印刷科技有限公司等业内实力公司。在实地参观和专家讲解中,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印刷绝非简单的文字搬运与复制,而是融合文化、艺术与技术的综合性产业,它承载着知识传承与文化传播的重任。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积极投身推动行业的发展,为行业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在本次寒假社会实践中,印刷包装工程系各个实践小组带着目标与责任,秉持“实践出真知”的理念,或运用专业知识反哺家乡,助力乡村振兴;或深入文化源头,探索发扬传统优秀文化;或跟随老师进入企业工厂,了解专业发展前沿。还有更多的实践队学子活跃在祖国各地,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印刷包装工程系将继续做好实践育人这门青年学子的“必修课”,带领更多同学加入实践大课堂中来。

 印刷包装工程系 供稿



Copyright 2009-2019 sppc.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上海市水丰路100号 邮编:200093 | 版权所有 © 2019 沪ICP备09085647号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