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在提升出版业内容生产效率的同时,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应用型高素质出版人才培养和出版新质生产力构建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和上海蜜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共建“人机结合”数字出版智能编校联合实验室为契机,发挥双方各自优势,推动出版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人机结合”数字出版智能编校联合实验室现面向全国首次发布“数字出版智能编校理论及应用前沿研究”招标课题,具体信息如下:
一、课题指南
本次招标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出版相关的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企业等单位或个人(个人申报须有课题依托管理单位)。项目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系申请单位的全职在岗在编人员;系课题的实际主持者,熟悉出版研究工作,并具有与所申报课题相关的研究基础和研究积累。同一申请人限申报1项。研究课题参考如下:
1.大语言模型驱动的智能校对方法研究
2.校对数据集构建与评价指标研究
3.国内外智能编校技术发展与扩散研究
4.智能审校的隐私控制与内容安全问题研究
5.智能校对在跨语言和跨学科编校应用中的效果评估
6.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智能编校应用场景研究
7.基于大模型的国内外出版业知识服务研究
8.典型智能编校系统代际界定、功能比较与产品生态研究
9.智能编校新产品用户采纳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10.数字出版智能编校应用效果评价研究
11.“人机结合”背景下有声阅读行业的音频内容审核研究
12.面向数字学术服务的智能编校创新应用研究
13.智能编校对出版业务流程的影响研究
14.人工智能技术对创意内容创造及版权保护的影响研究
15.“新人机关系”背景下的出版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申报者可以结合实际对课题名称、研究重点进行调整,自拟具体的研究题目和内容。
二、课题申请人的资格条件
1.申请人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工作中无违纪违规行为。
2.申请人应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3.申请人需承诺在规定的研究期限内按时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三、课题研究要求
1.真实性。课题研究成果须依据真实、可靠的资料,不得出现虚假信息。
2.原创性。课题研究成果除正当引用外,不得复制已有的研究成果材料,项目管理单位将利用相关软件系统进行研究成果的原创性情况判断。
3.针对性。课题研究要紧密结合行业需求,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力求解决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4.前瞻性。课题研究提出的建议和对策须具有前瞻性。
四、课题申报办法
1.课题申请人填写《“人机结合”数字出版智能编校联合实验室2024年度招标课题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及《“人机结合”数字出版智能编校联合实验室2024年度招标课题论证活页》(以下简称《论证活页》),于指定日期前发送电子版并提交盖章的纸质版。
2.报送材料包括:电子版《申请书》及《论证活页》(word格式)发送至邮箱office@sripm.com。纸质版《申请书》一份、《论证活页》一式三份(须签字盖章齐全),于2024年5月31日前寄送至上海市杨浦区水丰路100号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联系人:任老师(021-65109602)
五、课题的立项、研究组织与结项
1.课题将聘请专家进行项目的立项评审;立项结果将于2024年6月上旬公布。
2.课题实施时间为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课题负责人须在2024年12月31日前和2025年6月30日前分别向联合实验室提交中期和最终研究成果;中期成果须达到课题结题目标的50%;由联合实验室组织验收,并给予是否结项的评定。
3.本次招标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立项数最多不超过10项,其中,重点课题立项数不超过1/2。重点课题资助经费为每项2万元,一般课题资助经费为每项1万元,课题正式立项即拨付60%研究经费,剩余40%经费根据课题完成情况和成果质量进行差别化拨付。联合实验室享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出版权,并将对研究成果进行汇集出版。
4.课题结项须提交的材料:
(1)课题研究报告,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深度和现实价值,篇幅不少于3万字。
(2)以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在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至少发表1篇论文,发表的论文须注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蜜度科技‘人机结合’数字出版智能编校联合实验室”招标课题字样及立项号。
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
“人机结合”数字出版智能编校联合实验室
2024年4月22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