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杨爱玲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12月12日,副校长杨爱玲为24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主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杨爱玲先从三道关于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基础知识测试题切入,引导同学们讨论答案,随后抛出问题“什么是教育、科技、人才?”,引发学生思考。围绕着每一个领域,杨爱玲都进行启发式提问并组织同学们讨论,通过同学们对自身求学经历的回顾,与同学们一起总结“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其根本属性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生动的案例,与同学们一起得出“‘科学’一般指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转化为生产力”的结论。
在关于“什么是人才”的讨论中,杨爱玲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关于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我校教师顾俊杰的纪录片,引导学生从顾俊杰老师的事迹中思考什么是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对“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含义的提炼,鼓励同学们保持学习动力,努力成长为国家人力资源宝库中德技兼修的高技能人才。
接下来,杨爱玲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讲授了“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推动科技发展,科技和人才推动教育进步。教育是基石,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论述背后蕴含的原理,并布置小组作业,希望同学们在教材阐述的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关系基础上,通过研读参考文献,综合运用AI等工具,绘制出生动的三者关系图。
随后,杨爱玲引用文献资料,回顾了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的七十余年间,党和国家重要文件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通过三者关系的演化进程来阐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改革的论断如何形成的机理,并鼓励商务英语专业的同学们通过查找外文文献来进一步加深对于三者关系的理解。
最后,杨爱玲以我校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举措和成就为例,展示了我校落实落细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生动实践,并展望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外贸、航运等领域的就业前景,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勤于实践,成长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合格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杨爱玲副校长的授课形式多样,全程以问题式教学贯穿,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课堂氛围热烈。同学们课后纷纷表示,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历史进程中,青年学生应该聚焦国家需求,勇担青春使命,学习提升本领,以青春之我,书写新时代奋斗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