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论坛暨艺槌爱心公益项目研讨会顺利举办
12月12日,长三角“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论坛暨艺槌爱心公益项目研讨会在我校顺利举行。上海市教委民办党工委副书记江鸿波,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副处长张晓飞,《上海宣传通讯》编辑部主任吕东卉,上海慈善基金会慈善教育培训中心主任阮显忠,全国知名职教专家、上海科学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同济大学教授董大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亳职业技术学院、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苏州职业大学、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等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长三角高职高专思政课建设联盟十余所副会长单位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参加了研讨会。校党委书记顾春华,校长陈斌,副校长周国明、杨爱玲,以及各职能部处的领导、教师出席了本次活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顾凯主持研讨会。
陈斌在致辞中表示,学校一直重视推动“大思政课”工作,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搭建“大平台”、培育“大课堂”、拓展“大实践”。今后将继续用好产教融合、育训结合、注重内涵发展,推进学校“大思政课”重点试验高校建设,互动行业资源,搭建同城协作平台,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创新共建共育的模式。
江鸿波在发言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全面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深入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上海版专作为会长单位,在和广大公办、民办院校的协作中,支持了思政课的“大手牵小手”、公办民办院校“手拉手”工作,凸显了建设大思政课的协作“大情怀”,希望学校进一步确立“开门办思政”理念,围绕教学资源、实践资源、理论资源等,加强共建共享,为上海乃至长三角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注入了创新活力,呈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大效果”。
张晓飞发言中肯定了学校作为上海思政课联盟会长单位、长三角思政课联盟会长单位多年来在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建设中发挥的协同作用,他表示“大思政课”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性推进建设,首先是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质量发展。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前锋做了题为“同城协作、区域共做、建好建优职业院校“大思政课””的主题发言,从学校大思政课的设计思路、建设过程、建设成效、品牌呈现等四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我校“大思政课”状况,并对校内各部门、系部的协作,校际之间的协同做了交流。他表示,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区域高校一起搭建大思政课大平台,拓展大思政课大课堂,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色彩和行业特征。
文化管理系主任王红英教授以《“三全育人”专业实践创新平台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做了艺槌爱心公益项目的实践大课堂建设汇报,艺槌爱心公益项目在专业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了职业技能、培育了职业素养,对接了职业发展,让活动既成为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也联动行业、全方位育人,具有浓浓的社会情怀。
在论坛交流环节,上海慈善基金会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阮显忠,全国知名职教专家、原上海科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同济大学教授董大奎,上海市高职高专思政课建设联盟常务副会长、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董晓峰,长三角高职高专思政课建设联盟理事、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段仁启,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韩芳勤,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启香,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慧,苏州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傅济锋、上海工东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龙燕分别从大思政课实践课堂建设、职业院校大思政课建设路径、效果呈现、同向同行、党建引领、区域协同、大思政课育人大示范等视角展开交流。
党委书记顾春华在闭幕词中指出,学校一直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三圈三全十育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再到“日常思政”,学校做顶层设计、机制保障落实,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调配合。长三角高职高专“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论坛暨艺槌爱心公益项目研讨会的顺利举办凝聚了校内外建设的各种力量,学校后期将和上海市同行院校一道,与长三角“三省一市”理事会单位一起,共建共享,形成区域性的育人“大合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管理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