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的发展必然代用了整个印刷工作流程的发展,而由于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人们采用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技术管理印前过程。工作流程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具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大多数企业都以实现CTP输出为目标,从实现数字化折手开始,逐步实现数码摄影、数码打样、PDF输出、色彩管理、数字工序管理、网络传送,最终实现全流程数字化。
要更好地实现CTP技术,在数字化印刷的今天,引进了两个新的概念,一个是数字化工作流程,一个CIP3或CIP4技术。
数字化工作流程即是印刷整体解决方案。如何将印前、印刷及印后进行集成,各大设备供应商纷纷推出解决方案,供用户和观众选择。业内人士表示,印刷工业迟早要和其他工业一样发展到供应链管理阶段,即利用信息技术将客户供应链中的所有节点进行整合,经过整合的信息与通讯系统将根据需求实现对生产的自动、灵活控制。众所周知,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正在对传统印刷工艺及客户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义。从实际意义上讲,这意味着客户、广告代理、印前、印刷、印后加工及物流之间的传统边界正在逐渐消失。印刷厂其实就是一站式印刷服务供应商,负责处理复杂的印刷业务,包括从咨询到印刷生产的各项服务。
1995年,世界上26个印前、印刷及印后企业联合成立了致力于实现印前、印刷及印后工艺流程综合计算机控制的国际性合作组织。该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制定一些标准格式,以数据化工艺流程的概念提高印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符合该组织标准格式的工艺流程称为CIP3(Computer Integrated of Prepress、Press、Postpress)工作流程。在印前,CIP3可实现文件的色彩管理、补漏白、字体、文稿、图像的管理、拼大版及生成ICC Profile以及用数字打样机打样。在印刷中,CIP3在印刷机上实现油墨量的控制(油墨扩大和转换曲线)、套准控制、颜色质量控制(颜色色彩和密度测量)。在印后,通过传送裁切和装订的参数和信息,实现对印刷品的裁切控制和装订控制。
2000年,JDF联盟与原CIP3联盟达成协议,加盟CIP3,加入“Process”一词。JDF格式的出现是一股新生力,它促使CIP3向CIP4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