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8月9日下午,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上海市教科院德育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宗爱东进行主旨发言,上海市思政课教指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指委委员王芳,上海市思政课教指委“高职高专、民办高校及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委员游昀之等上海市专家学者参与研讨。研讨会于在营口路校区甲401会议室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参加。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前锋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并介绍与会人员。上海市教科院德育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宗爱东致辞。宗爱东宣布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马前锋工作室)开题,肯定马前锋在名师工作室申请、筹办和组织中的付出,鼓励上海市各个名师工作室从需求侧出发,定期组织各类研讨会议和互动活动,激荡思维,真抓实干,打造上海市级名师工作室品牌建设。并且建议充分协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工作室关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发挥组织和人员优势,久久为功,助力名师工作室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思政课教指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指委委员王芳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需要紧跟国家重大课题要点和热点进行课题申报,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团队协作”的课题申报机制,明确团队成员分工,进行学院日常工作和科研工作高效推进。上海市思政课教指委“高职高专、民办高校及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委员游昀之感谢上海市德育中心一直以来对于民办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大力支持,对于民办高校一直存在的“小与少”的问题,指出需要实事求是制定目标,不宜“好高骛远”,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同时发力,提质促效谋发展。
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玉华进行《长三角高职高专学校思政课协同发展研究》课题中期汇报。本课题自2021年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能够按照既定课题目标任务认真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在课题实践、研究、材料搜集和整理、数据采集与汇总等方面稳步推进。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柳心欢,上海民远职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必文,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张俊,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主任龙燕,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延秋等专家从定期组织开展主题论坛,加强论文等科研成果与课题的相关性,进一步阐明协调机制的内涵,深入剖析协作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等方面给出专业性指导意见。
本次研讨会聚焦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市级科研成果汇报,总结阶段性工作成果,明晰了后续工作的规划,推动了思政课教学和科研的互动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 供稿